伪文艺与实用主义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内容是关于(伪)文艺青年的标志物品。文章里面提到的物品基本上我都能对上号了。

没错,我也曾经中二过,幻想能过着精致优雅的日子。那时年轻阅历少,世界观都还不健全,对鸡汤文的无比推崇,并试图在生活方式上使用带有“逼格”的物品来凸显自己的品位。

何为“伪”?

文章中提到的(伪)文艺青年必备的几件物品:LAMY 钢笔、Moleskins笔记本、Kindle、金属书签、哲书籍,在当时一个不差的给自己配上了(笑)。

当时受到数字尾巴的影响挺大的,被里面的摆拍美图给安利,而上面这几件也是经常出现在数字尾巴文章中的常客,当然还有黑莓手机、富士相机、胶片之类这些也都是被他们给带上路的。

二十岁出头,每个月有着不多不少的工资。想要自己与世人不同,对身边人的消费、娱乐方式嗤之以鼻。而要想变得“小众”,那就提高自己的“逼格”,怎样提高呢?书没读过几本,走过的地方没多少,社会经历也基本等于零。怎么办呢?

那就“装”。
要想变得“逼格”高,就装自己是个文化人。岁月安好的鸡汤文、诗歌与民谣、还有日系小清新的摄影照片。通过外在的物品和生活方式,来拉开和主流拉开距离。从而给世人一种“陌生感”的假象。

其实越觉得自己是“小众”,就越是主流。这在90后出现的“非主流”是一个道理,想要通过外在来突出自己的个性来与世界的不同,到头来却成为了最俗的人。

实用主义的转型

这种情况伴随着我很长一段时间,或多或少影响着我的价值观。所以,经常被朋友批花钱大手大脚。类似的“一个破玻璃杯子200块,摔不烂吗?”、“笔袋不就是装笔的吗?花300块就为了多一个能别在笔记本上的功能?”……这些都是当时的写照。

因为追求“逼格”,所以消费观变得格外偏执,还往往自己欺骗自己说是为了买设计,到头来手上一堆鸡肋的东西。

随着年纪增大,也变得逐渐务实,并有了自己对于世界的认知,而不再是盲从他人的一面之词。最大的表现就是变得越来越实用主义了。

最好的例子就是,上文中列举的物品,现在一年也就碰两三次甚至更少。LAMY的钢笔除了心血来潮练硬笔字,写了几天,而劲头过去之后再也没碰过了;Moleskins的本子,因为用钢笔写字会浸墨,于是写了一半就束之高阁了;而现在读的要么是大部头理论书需要不断标注和做笔记,要么就是大开本带图版的实体书,Kindle除了拿来看过几本鸡汤和日漫基本都是吃灰的状态;而诸如《乌合之众》、《时间简史》之类的书,过了遍脑子之后就忘完了;而金属书签被我夹到哪本书里面自己都不记得了。

上面的物品之所以用的少了,是因为有一个比它们更加实用,功能更加全面的存在。对,就是iPad Pro +  Pencli。没错,我是果粉,但不是脑残粉。主要还是对手太弱了,没得选。

一台平板能将上面那几样东西能做事情全承担了,记笔记、看书、标注PDF、做思维导图……那我何必出门带着那么多东西,给自己肩膀过不去。所以购买物品的时候,逐渐从外观设计偏向于功能性上的选择了。

这些年,从一个(伪)文青转型成为一个“大叔”,也想对我的钱包说句抱歉,让你常年都是空着的,而钱包比里面装的钱还贵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