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的诗
“你向往诗人一样的洒脱自在。”
是的,我向往着自由。
但不空谈自由是什么,每个人对于自由的定义都不同。
只是想写一些自己对于诗人、出走和理想的看法。
大唐,各方面都是鼎盛的朝代。之所以称之为“大”,因为他的多元和包容。
李世民殺兄夺位以及武则天登顶掌权等等 ,无疑是叛逆的,在传统儒家思想下是不容许出现的。同时,与边境游牧民族的对立,加强了驻扎边塞的军事,来抵抗外力。当然,战争也会带来文化的融合。在唐朝,人们普遍崇尚华丽的美学主义,贵族们的生活也是奢靡与浮夸的。而这都与中国传统的农业文化相违背。
而随着民族关系的紧张,文人们随军去边塞戍边,风沙洗礼,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冲突,在荒漠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辽野与奇异,这也与在中原看到了山水之景有很大的不同。在这种背景之下,文人们产生了一种出走与探索的认知精神。他们从农耕文化中出走,在边塞军营中捕捉生命的轨迹;他们从山水中出走,在寂寥大漠中施展人生抱负;他们从书房出走,在剔骨的风沙和灼热的烈酒中抒发豪情壮志。
喜欢边塞诗歌,更进一步说,唐诗我都是喜欢的。
唐诗所蕴含的语言运用技巧,是从晋朝开始埋下的种子,经过时间的催化,终于在唐朝结出了华丽的果实。这个已然成熟的文学形式,经过唐代诗人的演绎,使之推向了历史的最高峰。
唐朝的诗人开始去探索自然,看世界的方式也不仅仅站在自身作为“人”的角度去观察,他们尝试着透过“上帝视角”去通观。诗人探求自然与人的关系,他们看山看水看戈壁看长河,在途中去感受这不可思议的神秘,启发了自己的宇宙意识。
在“出走”这一点上,对我有启蒙作用的应该是庄子的《逍遥游》
抛开里面对于哲学性质的讨论,我一开始就是向往这样的出走和神游。当然,我本身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你问我意义在哪里?
其实,我自己都没有找到一个合理的答案。
是我骨子里就不太喜欢儒家的思想吧,我痛恨正襟危坐,包括一切形式的“仪式”我都想逃离。虽然那是大众集体心理思想的体现,但是我更偏爱独自的享受。
我如此的抵制儒家的思想,但是这个社会大多又已儒家思想来运作。使得我的理想是多么的叛逆和不切实际。这个社会如此的不包容。总会使我莫名的感到一种无力和迷惘。
唐朝的禅者是不是也多多少少受到了老庄思想的影响?羡慕他们的洒脱和随性。
但理想总是可笑的,只愿清风明月一般云游世间,会被现实的羁绊拖住自己的双脚,不然也不会叫“羁绊”吧。
我并不是成功追求自在人,我还只是停留在打算阶段。但我肯定是被正统儒家思想和老庄思想的冲突所带来烦恼的无数人之一。
好多利害关系我一时半会都还没有理清,如何取舍,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啊!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