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慧普觉禅师法语》读后感
读过《大慧普觉禅师法语》之后,其中禅师对清净居士的一段开示让我印象很深刻:
士人博览群书。本以资益性识。而返以记持古人言语。蕴在胸中。作事业资谈柄。殊不知。圣人设教之意。所谓终日数他宝。自无半钱分。看读佛教亦然。当须见月亡指。不可依语生解。古德云。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有志之士。读书看教能如是。方体圣人之意少分也。
这一句开示,让我立即想起了《金刚经》中的一段:
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两者有着异曲同工的意趣。这段开示所讲的意思从字面来讲,就是佛陀所说的法,虽是解脱道,但是也不能去执着于这个所谓的“法”。再进一步引申,就是在讨论“世俗谛”与“胜义谛”之间的关系。
“二谛”的理论源自于印度婆罗门教的奥义书,将世间的道理称之为“世俗谛”,将超越世间的道理称为“胜义谛”。之后佛教吸收了这种框架模式,如说一切有部的《阿毗达摩俱舍论》中就有所使用;而在大乘佛教中,“二谛”经由龙树菩萨与提婆菩萨在论著中得到了发扬;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各大宗派也有对其做了进一步的阐释,是佛教理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于“二谛”的阐释,唯识宗的窥基法师综合了《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成唯识论》中的理论,提出了更加完善、精致的“四重二谛”说:
- 世俗谛分为四重:世间世俗谛、道理世俗谛、证得世俗谛和胜义世俗谛
- 胜义谛分为四重:世间胜义谛、道理胜义蹄、证得胜义谛和胜义胜义谛
在部派佛教的理论中,世俗谛和胜义谛是机械割裂开的,而在四重二谛中的世俗与胜义则是一一相对应的。即第一胜义谛就是第二世俗谛,第二胜义谛就是第三世俗谛,第三胜义谛就是第四世俗谛。再加上第一世俗谛(纯粹的世俗谛)和第四胜义谛(纯粹的胜义谛)的安立,使得世俗谛与胜义谛的根本区别依旧存在。
而第一世俗谛指的就是世间存在的事物,而第四胜义谛则是无法用语言诠表、无法以思维推测的。其余的二谛(亦俗亦真谛)则将诸法更细致地加以区分,使得佛法与世间法之间的沟通得以合理。
按照四重二谛理论,依据不同法而分为了五个层次:世间世俗谛(纯粹的世俗谛)、道理世俗谛 (世间胜义谛)、证得世俗谛 (道理胜义谛)、胜义世俗谛 (证得胜义谛)、胜义胜义谛(纯粹的胜义谛)。
在第一层中,众生妄情计度,执着五根、五尘所变现的外境以及五蕴假合的我为实有,流转生死。在第二层中,虽然修道者知道外境是虚妄,但是依然执取五蕴为实有。在第三层中,修道者执四谛为究竟。而在第四层中,虽然了悟万法的实相即是真如,但是依然对 “真如” 的假名而生起法执。到了第五层中,得无分别正等觉证得真如境界。
再回到本文一开始的开始,佛陀证得无上智慧即胜义谛,而我们凡夫迷妄执着世俗谛。佛陀为了引导迷执众生,就不得不用世俗谛来阐明胜义谛,胜义谛离不开世俗谛,世俗谛离不开胜义谛,如焰如柱。这在《成唯识论》中也提到:
此識若無 , 便無俗諦 , 俗諦無故 , 真諦亦無 , 真俗相依而建立故。撥無二諦 , 是惡取空,諸佛說為不可治者。
所以四重二谛所显示的五个层次正是转遍计所执性到圆成实性的过程,也就是《金刚经》中所说的从此岸至彼岸舍筏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