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瑜伽行派在印度的弘传

瑜伽行派是伴随着印度大乘佛教兴起而产生的一个学派。

起源

提到瑜伽行派就必须要提到这两位:无著菩萨和世亲菩萨。他们是瑜伽行派的理论奠基者,也是瑜伽行派在印度弘传的起源。
参考《婆薮槃豆传》中,可以知道他们都是笈多王朝时期后半期犍陀罗人,无著菩萨生卒为公元400-470年,而世亲菩萨生卒为公元420年-500年,世亲菩萨是无著菩萨的弟弟。两人一开始都是从说一切有部出家,之后接受了大乘佛教思想,改信大乘。
他们所继承的是弥勒菩萨的学说,也就是被成为“弥勒五论”的:1、《瑜伽师地论》2、《分别瑜伽论》3、《辨中边论》4、《大乘庄严经论》5、《金刚般若论》。
我们在其著作中可以看到他们提出了“三性说”,直接指出世间宇宙是由认识构成的,在不同的认识之外是不存在实体的,这也就是唯识论。

传承

我们知道印度大乘佛教可以分为:瑜伽行派与中观学派。
瑜伽行派就是从无著菩萨和世亲菩萨开始发展来的,瑜伽行派为了避免与六派哲学中的瑜伽派混淆,所以称为“瑜伽行派”。
瑜伽行派是从世亲菩萨开始传承的,其传承关系我们可以从窥基法师著的《成唯识论述记》中可以找到相关的记载:1、护法(世亲之后)2、德慧(世亲之后,安慧之师)3、安慧 4、亲胜(与世亲同时)5、难陀 6、净月7、火辨(世亲同时)8、胜友(护法门下)9、胜之(护法门下)10、智月(护法门下)。但是其中具体的传承关系并没有明确。

发展

以无著菩萨和世亲菩萨的唯识学说为主导的瑜伽行派,在发展中,又分张为了两个系统,也就是后世称之为的“唯识古学”和“唯识今学”。
唯识古学偏重于旧说,以难陀为代表,他的学说与世亲菩萨较为接近,他明确的指出相分是无实体的,见分也没有行相,所以他的学说又被称为“无相唯识学”。此外安慧也是唯识古学的代表,他把心识分为三分,也就是见分、相分、自证分,而且他也认为见分不实在,相分亦不实在,所以也属于“无相唯识学”之中。
唯识今学则在不丧失无著、世亲菩萨的思想精髓之外,进行更加自由的发挥。其中陈那是其中的代表,他的学说特点为:相分引起见分,见分所得的形相与相分一样,因此相分也就是内境。所以,按照这个逻辑,相分是有实体的,而见分也是有形相的,所以他的学说被称为“有相唯识学”。陈那在安慧之前更早提出心识三分结构,也就是心识是由见分、相分、自证分组成。在陈那之外,还有一位就是更加被我们汉地所熟知的那烂陀寺的护法。因为中国的法相唯识宗就是护法这一脉所传下来的,也就是护法传戒贤,戒贤传玄奘,玄奘传窥基。而护法的学说的特点有:他将心识的结构分为四分,也就是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其次他的种子说,将难陀的新熏种子说和护月的本有种子说进行调和,认为种子既有本有种子,也有新熏种子。
而护法之后的那烂陀寺,瑜伽行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中护法的门人有胜子、胜友、智月、戒贤。而在戒贤之后的传承,除了玄奘之外,还有亲光、胜军。这一时期的瑜伽行派更加注重的是关于唯识无境在佛地是否成立的研究。所以戒贤、亲光可以说是瑜伽行派发展的顶峰。

晚期

印度佛教发展到七世纪,瑜伽行派有一位代表人物就是月宫。讲到他对于瑜伽行派的贡献,就不得不提到当时瑜伽行派与中观学派的辩论。中观学派用中观无自性来阐明中道,而瑜伽行派则是用唯识性来讲中道。因为,两个学派进行了持久的辩论,最后以月宫被认同而暂告一段落。虽然月宫的著作并没有流传下来太多,但是从之前清辩、月称论师对瑜伽行派进行过批判,而月宫最后能得到认同这件事可以看出,月宫对于瑜伽行派是进行了理论上的推动。
到了九世纪,安慧的弟子胜友以及同时期的施戒,他们在西藏翻译了大量的瑜伽行派著作,都是依安慧的学说为主。所以可以推测在印度的瑜伽行派晚期,则只剩安慧的学说了,护法学说则被历史所慢慢抛弃。
瑜伽行派在印度佛教晚期也因为没有了先进的观点提出来推动发展,所以失去了发展的生命力,而逐渐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