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世界与众生形成的论述

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伴随着很多烦恼和痛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不能够正确地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而产生的。我们要想解脱烦恼和痛苦,就要对这个世界和自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关于世界与众生的阐述,在许多佛教经论中都有提到,如西晋法立及法炬译的《大楼炭经》、后秦佛陀耶舍及竺佛念译的《长阿含经》、隋代阇那崛多译的《起世经》、隋代达摩笈多译的《起世因本经》等,此外在《大毗婆沙论》、《俱舍论》这几部论典中也有不少阐述。

何为众生

“众生”是梵语“Sattva”(萨埵)的旧译,后将此译为“有情”或者“有情众生”。

在《杂阿含经》卷六中对“众生”的解释:

佛告罗陀:“于色染着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识染着缠绵,名曰众生。”(CBETA 2020.Q3, T02, no. 99, p. 40a6-8)

在《成唯识论述记》卷一中是这样解释道:

梵云萨埵此言有情。有情识故。今谈众生有此情识故名有情。(CBETA 2020.Q3, T43, no. 1830, pp. 233c29-234a2)

从词中就可以知道,一切有心识、有感情、有见闻觉知的生命体都可以被称之为“有情”。而有情之外,草木、土石、山河、大地等则称为无情,也被称之为“器世间”。

在佛教看来,由于众生所造作的业差别不同,所以招感不同的报,形成了不同的众生。常见的可以将众生分为五趣或者六趣,也就是:天、阿修罗(不含在五趣中)、人、饿鬼、畜牲、地狱。

何为世界

名词解释

“世界”一词就始源自于佛教,后在世俗上被广泛运用,但人们往往并不知道“世界”这一词的根本含义。
“世界”是梵语“lokadhātu”翻译而来的,是由 “世”和 “界”两个意思所组合而成的。古代译经时,会选择一个汉字去对应梵文里的一个词或词根,然后组合起来。“世界” 这个词便是如此。“loka”被译成 “世” 或 “世间”,而 “dhātu”被译成 “界”。

在《说文解字》中,“世”的含义是:

三十年爲一丗。从卅而曳長之。亦取其聲也。

所以“世”是用来表示时间的。
在《说文解字》中,“界”通“畍”,其含义为:

境也。从田介聲。古拜切。

而“界”的含义为间隔,有表空间、区域、处所的意思。

在《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4:中

阿難!云何名為眾生世界?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位方有十,流數有三。一切眾生織妄相成,身中貿遷,世界相涉;而此界性,設雖十方定位可明,世間秖目東西南北,上下無位中無定方,四數必明與世相涉,三四四三宛轉十二,流變三疊一十百千,總括始終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CBETA 2020.Q1, T19, no. 945, p. 122c12-20)

所以“世界”一词是以时间、空间来代表这个宇宙,虽然在当时作为一个外来词语,但是这种思想在中国本土也有体现的,如《文子・自然》中:

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

通常这是广义上“世界”的含义,而“狭义”上的“世界”通常指的是娑婆世界,或者指我们所生存的这个环境。

世界的结构

关于世界的结构,佛教中认为须弥山为世界中心,围绕着须弥山,将世界分为最基本的结构“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长阿含经・世纪经》是如此分类道的:

佛告比丘:「欲界眾生有十二種。何等為十二?一者地獄,二者畜生,三者餓鬼,四者人,五者阿須倫,六者四天王,七者忉利天,八者焰摩天,九者兜率天,十者化自在天,十一者他化自在天,十二者魔天。色界眾生有二十二種:一者梵身天,二者梵輔天,三者梵眾天,四者大梵天,五者光天,六者少光天,七者無量光天,八者光音天,九者淨天,十者少淨天,十一者無量淨天,十二者遍淨天,十三者嚴飾天,十四者小嚴飾天,十五者無量嚴飾天,十六者嚴飾果實天,十七者無想天,十八者無造天,十九者無熱天,二十者善見天,二十一者大善見天,二十二者阿迦尼吒天。無色界眾生有四種。何等為四?一者空智天,二者識智天,三者無所有智天,四者有想無想智天。」(CBETA 2020.Q1, T01, no. 1, pp. 135c27-136a14)

如前文中提到过的,因为众生所造作的业差别不同,所以招感不同的报,形成了不同的众生,而不同的众生,必然会居住在属于自己的层次。

除了将“三界”作为一个小世界中的基本结构外,《长阿含经・世纪经》又讲到:

如一日月周行四天下,光明所照,如是千世界,千世界中有千日月、千須彌山王、四千天下、四千大天下、四千海水、四千大海、四千龍、四千大龍、四千金翅鳥、四千大金翅鳥、四千惡道、四千大惡道、四千王、四千大王、七千大樹、八千大泥犁、十千大山、千閻羅王、千四天王、千忉利天、千焰摩天、千兜率天、千化自在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天,是為小千世界。如一小千世界,爾所小千千世界,是為中千世界。如一中千世界,爾所中千千世界,是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世界周匝成敗,眾生所居名一佛剎。(CBETA 2020.Q1, T01, no. 1, p. 114b26-c8)

这段文字中,一千个小世界合起来称之为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合起来称之为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合起来就是称之为一大千世界,也称三千大千世界。所以三千大千世界,即指一个大千世界里面涵括着小、中、大三千的意思,也正是一佛所教化的范围。

如此,这也只是一佛所教化的范围,我们知道有无数诸佛,那么就存在着无数个三千大千世界,是超越我们所认知范围不可思议、不可思量的宽广。

佛教典籍中对世界形成的阐述

佛教认为没有任何一法是恒常不变的,都是无常迁流的。任何一法都必须经历“成、住、坏、空”四个阶段,“世界”也不能例外。

“成劫”阶段

在《长阿含经・世纪经》中是这样阐述的:

云何火劫還復?其後久久,有大黑雲在虛空中,至光音天,周遍降雨,渧如車輪,如是無數百千歲雨,其水漸長,高無數百千由旬,乃至光音天。時,有四大風起,持此水住。何等為四?一名住風,二名持風,三名不動,四名堅固。其後此水稍減百千由旬,無數百千萬由旬,其水四面有大風起,名曰僧伽,吹水令動,鼓蕩濤波,起沫積聚,風吹離水,在於空中自然堅固,變成天宮,(CBETA 2020.Q1, T01, no. 1, p. 138c14-23)

在《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133中也有类似的阐述:

如是說者。十九劫壞有情。一劫壞器。別業難轉。非共業故如是世界壞經久時。於下空中有微風起。二十空劫此時已度。二十成劫從此為初。所起微風漸廣漸厚。時經久遠盤結成輪。厚十六億踰繕那量。廣則無數。其體堅密。假設有一大諾健那。以金剛輪奮威懸擊。金剛有碎風輪無損。次有雲起雨風輪上。滴如車軸積水成輪。如是水輪於未凝結位。深十一億二萬踰繕那。有說。廣量與風輪等有言。狹小分百俱胝。百俱胝輪。其量皆等。謂徑十二億三千四百半圍量三倍。謂三十六億一萬三百五十踰繕那。此不傍流。由有情業力。有餘師說。由風力所摶。次於水輪。有別風起。摶擊此水上結成金。此即金輪厚三億二萬。水輪遂減唯深八洛叉。有說。金輪廣如水量。有師復說。少廣水輪。次有雲起雨金輪上。滴如車軸經於久時。積水浩然深過八萬。猛風攢擊寶等變生。復有異風析令區別謂分寶土成諸山洲。分水甘醎為內外海。初四妙寶成蘇迷盧。挺出海中處金輪上。謂四面如次北東南西金銀吠琉璃頗胝迦寶。隨寶威德色現於空。故贍部洲空似吠琉璃色。此山出水八萬踰繕那。水中亦然。端嚴可愛。次以金寶成七金山。遶蘇迷盧住金輪上。在水中量同蘇迷盧。出水相望各半半減。次以土等成四大洲。下據金輪遶金山外。最後以鐵成輪圍山。在四洲外如牆圍遶。出水半減第七金山。在水量同蘇迷盧等。諸山廣量皆與出水量同。七金山間有七內海。八功德水盈滿其中。七金山外有醎外海。此八大海各深八萬。前七廣量如所遶山。第八有說。廣三億二萬二千踰繕那。有說。更增千二百八十七踰繕那半。蘇迷盧山有四層級。初層傍出一萬六千。次上三層各半半減。四層相去量各十千。有說。初層下齊水量。次二去下量各十千。其第四層去下二萬。四層四面如妙高山。四寶所成莊嚴殊妙。四層如次。堅手持鬘。恒憍。四王天眾居止持雙山等七金山上。亦有四王所部村邑。七山四級日月等天。皆是四大王眾天攝故。欲天中此天最廣。從第四層級復有四萬踰繕那。至蘇迷盧頂。是三十三天住處。(CBETA 2020.Q1, T27, no. 1545, p. 691b6-c20)

还有在《起世经》卷九也有这样的记载:

諸比丘!云何世間壞已復成?諸比丘!爾時復經無量久遠不可計數日月時節,起大重雲,乃至遍覆梵天世界,既遍覆已,注大洪雨,其滴甚麤,或如車軸,或復如杵,經歷多年,百千萬年,彼雨水聚,漸漸增長,乃至梵天所住世界,其水遍滿。然彼水聚,有四風輪之所住持。何等為四?一名為住,二名安住,三名不墮,四名牢主。時,彼水聚雨斷已後,還自退下無量百千萬億由旬。當於爾時,四方一時有大風起,其風名為阿那毘羅,吹彼水聚,波濤沸涌混亂不停,水中自然生大沫聚。時,阿那毘羅大風,吹彼沫聚擲置空中,從上造作諸梵宮殿,微妙可愛,七寶間成,所謂金銀琉璃、頗梨赤珠、車𤦲瑪瑙。諸比丘!以此因緣,有斯上妙宮殿牆壁,梵身諸天、世間出生。(CBETA 2020.Q1, T01, no. 24, pp. 355c19-356a5)

这上面三段中,我们大致知道:世界的形成,一开始是先由风盘结成轮状,而后收缩成液状的水轮。然后水轮中间结成金轮。再经由风的吹、攒击,使大沫聚集,便形成山、洲、内海及外海等,最后形成了这个世界。

“住劫”阶段

在世界形成之后的二十个中劫,被称为“住劫”,这是一个相对较稳定的状态。每一劫中又有“增劫”与“减劫”组成,所以“住劫”也不例外。

所以世界一开始变得越来越美好,直到发展到顶点,开始由盛转衰,最后进入“坏劫”

“坏劫”阶段

“坏劫”同样是需要经历二十个中劫,在“坏劫”中,有情和无情会逐渐消亡。同时会有三大灾难发生:火宅、洪水、狂风。这三大灾难最后会逐渐将这个世界摧毁掉,然后进入“空劫”。

“空劫”阶段

在这二十中劫中,世界处于被摧毁全无的状态,什么都没有。唯有部分天人得以幸存,这也是下一个世界中众生的起源。“空劫”之后,又被风轮、水轮吹起形成世界,如此又进入了一个“成、住、坏、空”的循环。

佛教典籍中对众生形成的阐述

众生的形成,通常是伴随着世界的形成。所以在上述典籍中,也能看到关于众生是如何形成的:是由“光音天”逐渐粗劣化而来。

说法一

在《长阿含经・小缘经》中,有两位婆罗门分别叫婆悉吒和婆罗墮,他们想舍弃婆罗门而皈依佛教。佛陀就为他们宣说了四种姓的本源以及众生的起源。

天地始終,劫盡壞時,眾生命終皆生光音天,自然化生,以念為食,光明自照,神足飛空(CBETA 2020.Q1, T01, no. 1, p. 37b28-c1)

在上一个大劫后,世界崩坏,众生都往生至第二禅光音天上,众生都是自然化生的。

其後此地盡變為水……其後此水變成大地,光音諸天福盡命終,來生此間……於此住久,各自稱言:『眾生!眾生!』

此后光音天寿命终了,往生到了这个世间,在这个世间住了很长一段时间,逐渐称自己为“众生”。这就是《长阿含经・小缘经》中关于“众生”是怎样形成的。

说法二

而在《长阿含经・世纪经》中是这样阐述的:

佛告比丘:「火災過已,此世天地還欲成時,有餘眾生福盡、行盡、命盡,於光音天命終,生空梵處,於彼生染著心,愛樂彼處,願餘眾生共生彼處。發此念已,有餘眾生福、行、命盡,於光音天身壞命終,生空梵處。(CBETA 2020.Q1, T01, no. 1, p. 145a6-10)

在大劫的最后,会有大火来把世界毁灭,大火将初禅的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都被摧毁了,而二禅的光音天则幸免于难。

或有是時,此世還成世間,眾生多有生光音天者,自然化生,歡喜為食,身光自照,神足飛空,安樂無礙,壽命長久。其後此世變成大水,周遍彌滿。當於爾時,天下大闇,無有日月、星辰、晝夜,亦無歲月、四時之數。(CBETA 2020.Q1, T01, no. 1, p. 145a19-24)

在大火之后,光音天的天人皆是自然化生的,寿命长久。但是随之而来的洪水,包括光音天也不能幸免,整个世界没有了昼夜、四季更替。

其後此世還欲變時,有餘眾生福盡、行盡、命盡,從光音天命終,來生此間,皆悉化生,歡喜為食,身光自照,神足飛空,安樂無礙,久住此間。爾時,無有男女、尊卑、上下,亦無異名,眾共生世,故名眾生。(CBETA 2020.Q1, T01, no. 1, p. 145a24-28)

此后光音天的天人在命终之后,便来到了这个世间。刚到这个世间的天人,还继承着天人的能力,且没有男女、等级之分。因为都共同生存在这个世间,所以称之为“众生”。

此后,“光音天”向“人”变化的过程与《长阿含经・小缘经》的记载大同小异,都是因为一开始饮食了涌出的“地味”,而逐渐劣化,失去了天人的能力,变成了“人”。

世界与众生形成的本质

在上述经典的阐述中,我们大致了解世界与众生的形成过程。但如果再思考,在这个表面现象下,是否存在某种规律或者力量在推动着这个过程?

首先,佛教认为世界与众生是一直在“成、住、坏、空”的循环之中,是“无始无终”的,如同圆环,没有起点与终点,并不承认世界是由某一位主宰所创造,也不承认世界与众生是永恒不变的。因此严格意义来讲,并没有无所谓世界与众生的第一因之说。

其次,佛教认为,世界与众生甚至任何一法的存在,都是缘起的。如《佛本行集經》卷48中:

諸法從因生,諸法從因滅,如是滅與生,沙門說如是。(CBETA 2020.Q1, T03, no. 190, p. 876b26-27)

虽然说世界与众生的形成没有第一因,但是存在着缘起。那这个缘起到底是什么呢?

唯识宗的缘起观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发现在佛教众经典中有不同的缘起观。

部派佛教主张“业感缘起”,提出众生所造作的业必将招感果报,果报又可以分为正报与依报。正报是指众生本身的美丑、智愚,依报则是外在环境的差别。因此,众生与世界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而大乘佛教,进一步地阐释了缘起观。如唯识宗就提出了三种缘起观:依他缘起、依阿赖耶识缘起、依三能变缘起。

依他缘起

在《解深密经》卷二中提到:

云何諸法依他起相?謂一切法緣生自性,則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乃至招集純大苦蘊。(CBETA 2020.Q1, T16, no. 676, p. 693a19-21)

这里解释了依靠他缘而起的被称之为依他起性,并举例了十二因缘中,后支依前支而起,就是依他起性。在《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四中这样解释道依他起性:

依他起自性者。謂眾緣生他力所起諸法自性。(CBETA 2020.Q1, T30, no. 1579, p. 656c5-6)

诸法依众缘而生,这种缘起观,也是佛教经典中最基本的缘起观,各经纶对缘起的阐释差别,也都是以依他缘起而展开的。

依阿赖耶识缘起

在《摄大乘论》卷二中提出了唯识性:

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謂阿賴耶識為種子,虛妄分別所攝諸識。(CBETA 2020.Q1, T31, no. 1594, pp. 137c29-138a1)
如此諸識,皆是虛妄分別所攝,唯識為性,是無所有非真實義顯現所依;如是名為依他起相。(CBETA 2020.Q1, T31, no. 1594, p. 138a9)

这段中说阿赖耶识的种子生起诸识(身,身者,受者识,彼所受识,彼能受识,世识,数识,处识,言说识,自他差别识,善趣恶趣死生识),换句话说就是根、境、识等一切法都是由阿赖耶识中的种子生起的,是以阿赖耶识为性。

在后文又说道:

何因緣故名依他起?從自熏習種子所生,依他緣起故名依他起(CBETA 2020.Q1, T31, no. 1594, p. 139a27-28)

所以《摄大乘论》中在依他起性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条件即是依自种。所以反推之(依他起)的一切法都是都有自种,且都在阿赖耶识中。所以一切法是依阿赖耶识缘起的。

依三能变缘起

在《唯识三十颂》中提出了依三能变缘起:

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彼依識所變,此能變唯三:謂異熟、思量、及了別境識。(CBETA 2020.Q1, T31, no. 1586, p. 60a27-29)

世界所有的法,都是由识所变现的,能变的识有三类,第八识(异熟识)、第七识(思量识)、前六识(了别境识)。第八识变现根身器界,前五识依第八识所变现的器界,各自再变现所缘的境,第六识则可以变现实法、也可以变现假法,第七识则依第八识的见分变现出自我。

依三能变缘起,进一步阐释了《瑜伽师地论》中实法、假法有没有种子的问题以及《解深密经》中第八识不缘前七识的问题,使得整个缘起观圆满。

小结

前文简单叙述了缘起观,如果放在世界形成本质的问题上,就可以得到很明确的答案了:世界是唯识所变。
在《成唯识论》中就指出了,世界是有第八识所变现的,每一个有情都变现出自己的世界:

所言處者,謂異熟識由共相種成熟力故變似色等器世間相,即外大種及所造色。雖諸有情所變各別,而相相似,處所無異,如眾燈明各遍似一。(CBETA 2020.Q1, T31, no. 1585, p. 10c12-16)

这段文字中,“处”就指的是第八识所变现的似乎实在的器世间。虽然众生各自变现自己的器世间,但是这些器世间很相似,就如同很多灯点亮了之后,就如同一盏灯一样,已经无法分清谁是谁的世界了。

简单的说,世界形成的本质就是众生的第八识所变现的。所以,对于我们所生存的世界以及我们是如何形成的有了正确认知之后,我们就如同找到了宝藏的地图,只需要按照佛陀给我们既定的路线,一步一步修行,就能跨过路上的烦恼,最终到达解脱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