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北访古之行——大同善化寺天王殿
参观完云冈石窟的次日,前往大同古城来探访城中的古建筑。首先来到的是靠近城墙东门的善化寺。
简介
善化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名开元寺,当时玄宗下诏(以开元为名):“天下州府,各建一寺一观”,所以才有了善化寺的前身。五代更名为大普恩寺,取“普化恩慈”之意。辽末战争波及大同,普恩寺和华严寺惨遭破坏,直到金天会六年(公元 1128 年),圆满大师开始组织重修。明正统十年(公元 1445 年),大用和尚奏请明英宗颁布藏经,并赐名“善化寺”,并沿用至今。
善化寺的布局可以说是寺院建筑群中一个比较清流的存在,没有山门的设立,或者说天王殿就充当着山门的作用,估计是因为当时寺院的选址离城墙太近的缘故吧。不过因为几经修缮,也无法得知当时的布局是怎样的情况了。
架构
天王殿为金代重建,面阔五间,通面广29.10 米,进深二间,通进深11.30 米,四架椽,前后乳栿用三柱,中间以蜀柱、驼峰支撑。内柱为一排分心柱分出前后,也就是《营造法式》中提到的分心斗底槽平面布局。单檐庑殿顶,当心间的“善化古寺”匾额为韩美林老先生所题。
天王殿的铺作简洁整齐,采用双补间铺作。从南北朝到唐,补间上也从没有铺作发展到一个发展到两个甚至越来越华丽,也是判定建筑分期的一个地方。
柱头铺作和补间铺作都为五铺作单秒单昂计心造,但是我们可以注意到第二跳的昂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昂”,而是采用了假昂的做法。
造像
名之为天王殿,那这个殿堂中供奉的自然是四大天王。
殿内天王像为明代所塑,可以看出虽然威猛当时少了凌人的霸气,服饰细节上更加精细,整体上少了灵动略显死板。
尤其是天王的面部表情,早已没有唐宋天王怒目的威严,反而多了几分诙谐,尤其是南方广目天王,我第一眼看上去让我立即想起了徐峥,不知道是不是我一个人这么觉得的呢?
而同为明代所塑的平武报恩寺的是四天王像则更加精彩,具体可以看我前面的文章。
最后放上一张晚上路过善化寺时用夜景模式拍的天王殿正面照片,因为许久没有碰 PhotoShop 了,所以抠图换天空的技术倒退了,整体看起来比较拙劣,让大家见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