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思想的认知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教诫弟子无数。佛陀成道后,第十二年后开始因犯而制戒,后因犯缘增多而广教律法。佛陀将要涅盘的时候,阿难尊者请问佛陀:“佛在世时以佛为师,佛陀涅盘后以何为师?”佛说:“以戒为师。”故《佛遗教经》云:“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的宝。当知此者,是汝等大师。”

佛入灭后,迦叶尊者为使佛法流传后世,让后世弟子能“以戒为师”。故组织五百位大弟子,在王舍城的七叶窟结集三藏。优婆离尊者分八十次诵出佛陀所制的律法,结集为律藏。后人对此律藏,研究甚少,因不了解佛陀制戒的本怀,故望而生畏。不知佛法久住世间,是因律法而久住。所谓:“毗尼藏者,佛法寿命,毗尼藏住,佛法亦住。”可见戒律在僧团中是何等的重要。正如一个国家须要有健全的法律,国家才能繁荣发展,国民的生命、财产、生活才能的到保障。国家就不会有分裂和战争的现象。
下文就主要围绕佛陀的戒律思想来进行阐述。

佛陀制戒的缘起

佛陀成道后,最初并未制戒,因当时随佛陀出家的弟子,皆是上根利智,一闻佛陀所讲之法理,便能与道相应,证悟圣果。后来由于僧团的壮大,僧众的根性不一,僧团之中出现了不如法的事,佛陀才开始因犯而制戒。这说明了戒律是依种种因缘而产生,并不是佛陀凭空想象出来得,是因犯而制,所谓“毗尼由因缘所显”,从中可看出,佛陀时代的僧团是何等的平等和民主。
佛陀早期制的是略戒:“一切恶莫作,诸善众奉行”的教诫来引导僧团。早期的僧团也是过着少欲知足的生活,依四依处而修行,所以佛是略说教诫。后期僧团的队伍在不断的壮大,出家众也在增多,供养也很丰厚,僧团中鱼龙混杂,作非法事者渐起,佛陀才开始制戒来帮助大家更好的修道,所以说佛陀制戒是有犯而制的,这样充分体现了佛陀对僧团的尊重,也说明了是为防非止恶、令起善法而制戒的。

戒、律的意思

“戒”者,梵语尸罗,义为清凉。
《大乘义章》云:

“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非,焚烧行人,事等如热,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
此义说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被贪等烦恼所烧,戒能防护我们的三业不被毒火所烧,三业自在,故名清凉。
而“律”者,梵语毗奈耶、毗尼义。
《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1云:
“律者梵云毘尼,華言稱律……不出三义,初言律者法也。從教為名,斷割重輕開遮持犯,非法不定……二云律者分也。謂須商度,據量有在。若律呂之分氣也……三云律字安聿,聿者筆也。必審教驗情,在筆投斷。律具有调付,灭离行等内涵。”
后人不知戒、律二者,个有其义,却总是把二者放在一起。虽不完全错误,但容易混乱,此二者是非一非异之义也。戒主要是个人的自觉持守,而防非止恶,律是团体的活动,如作结磨法、结夏、诵戒等等。因此戒律不外“止恶行善”二义,此为戒律的真实之义也。

受戒的种类与如何受戒

说到受戒,佛教有出家戒与在家戒:
在家戒有四种:

  1. 三归
  2. 五戒
  3. 八戒(八关戒斋)
  4. 菩萨戒 
    出家戒有五种:
  5. 沙弥、沙弥尼戒
  6. 式叉摩尼戒
  7. 比丘戒
  8. 比丘尼戒
  9. 菩萨戒

如何持戒

归依与受戒是学佛者的入门,欲成为正信佛教徒必先归依三宝,五戒是一切戒法开展的基础,而受持戒律则是信仰的实践。
佛陀证悟与宣说的核心教法四圣谛,其道谛的内涵不出戒定慧三学的修习,三学中以戒为根本,戒而生定,定而发慧,有戒则不会落入邪定狂慧。佛陀于入灭前,亦殷切地交代弟子们往后当“以戒为师”。
《四十二章经》:“念戒近道”更诠释了什么叫“以戒为师”:“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由此可知,不管佛在不在身边,证得道果与否取决于受戒、学戒与持戒。《华严经》:“若信恭敬一切佛,则持净戒顺正教。”《梵网经》亦有记载,很多菩萨都是依戒而成佛。
所以戒不仅是正顺解脱之本,也是无上菩提本。无论追求解脱道或誓愿成佛道,都是以戒为根本。此乃因戒能制一切不善之法,一切善法皆由持戒而生。佛陀于《中阿含经》开示:“因持戒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欢悦,因欢悦便得喜,因喜便得止,因止便得乐,因乐便得定。阿难!多闻圣弟子因定便得见如实、知如真。因见如实、知如真,便得厌。因厌便得无欲,因无欲便得解脱,因解脱便知解脱。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佛陀于此经典开示:从持戒、不悔、欢、喜、止、乐、定、如实知见、厌、离欲到解脱过程,法法因缘相生、相互次第增益而至涅槃彼岸;这也说明了以戒为基础继而生定、发慧的三学修学次第。
不管有否受戒,人处于家庭、社会、国家自有一些不可逾越的规范,一旦违犯就会遭受律法制裁或他人谴责。或许我们会认为,有这些规范不就足够了吗?何须再受持佛教的戒法呢?事实上,社会道德规范只能防范外在行为,理智上我们知道不能杀人、不能破坏别人的家庭等等,然而当无法遏止内心的贪瞋痴并失去理智、心力薄弱并交瘁的状态,往往容易以身试法,造成无法弥补的悲剧。无始以来,众生因受许多业习牵引而轮回不止,戒无非是让我们靠着持守戒相为助缘,慢慢对治内心的烦恼,以去除根深的习性。所以,戒不只在防非止恶,更为通达解脱成佛的基础,因而受持戒法不是目的而是方法。戒的重点在于保护我们的心,《楞严经》说“摄心为戒”,所以,想要守护戒法的人,应该谨慎地防护自心,若不能严谨保护自心,就不能守护戒法。《华严经》也说善护自心者方能守住戒法,因为心是一切行为的先导。守护自己身口意行为的清净,不为烦恼所染污,自然不会造成侵犯他人的不善行,这也是佛陀开示的“护己即护他;护他即护己”。因此持戒才能真正保护自己,得到究竟的自由。

持戒的功德

《长阿含经》云:

“凡人持戒,有五功德:一者诸有所求,所得如愿;二者所有财产,增益无损;三者所住之处,众人敬爱;四者得好美誉,周闻天下;五者身坏命终,必生天上。”以此说明,凡夫之人持戒可得到五种功德,虽然只是世间有漏之功德,但也是修道者为了出离和解脱的增上缘。三学之中,以戒为首,诸修之缘,以戒为基,戒是一切修道的增上缘,无戒诸道不生善法,是为邪行,所以说戒在三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成就圣果,可说是不变之定理也。如《增一阿含经》云:“所谓戒者,息诸恶故,戒能成道,令人欢喜。戒璎珞身,现众好故。夫禁戒者,犹吉祥瓶,所愿便尅,诸道品法,皆由戒本。如是比丘,行禁戒者,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
每分戒都能如法的受持,功德才会有这么大。这说明了持戒的功德是无量无边得。

总结

佛法修学的次第是以戒为基,而后成就禅定智慧。佛陀制戒是为了使我们在修行的菩提道上,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更好得把我们的心放在修道上。戒是一切功德生起的基础,是修行佛法的润滑剂。如《遗教经》云:“戒为第一功德安稳处,若无此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佛陀是为了使我们能在僧团中和合共住,僧团能够清净如法的修行,才开制戒律,诸犯戒弟子是大权实现,为使佛法常住世间,才行毁犯之法,是为可敬。佛陀和诸大圣弟子如此苦口婆心制定戒律,无非是希望正法久住世间,后学因此获得解脱。我们怎能不赞之、学之、行之、修之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