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对立”概念的体现

在《道德经》中,老子经常用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来说明“道”这个核心思想,这两个“对立”的概念在《道德经》中也并非是绝对否定对方的存在,而是相依相存的,这是老子思想中非常高明的地方。
下面,从《道德经》中略选出十条使用“对立”概念的文本,浅析这种方式所表达的思想。

第一章:

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常无,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徼。

这是《道德经》中老子对“道”的基本阐述,他认为要从“无”(天地未开的状态)中去观察领悟“道”,要从“有”(世间万物存在的状态)中去观察体会“道”。老子认为这两者本源一体,只是名称不同。在这段文本中,“道”的这种状态是究竟无法言说的,是比玄妙更加玄妙的,只能通过确定两个对立基准来凸显出来一个中间态。

第二章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这一章中,老子用朴素的辩证思想来阐述了世间万物的关系。美是因为有丑陋的存在,善是因为有恶的存在,同理的,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都是如此。
从文本中,可以知道老子所列举的对立矛盾事物之间的这种关系又是永恒、普遍的法则。同时,在这种充满了对立矛盾事物的世界中,该如何立足。按照这个理念,举一反三,如果没有对“美”的追求和认同,就不会存在对“丑”的厌恶,如果从两者中抽身出来,就不会陷入其中,而产生烦恼,这就是老子提出了“无为”。所以“无为”就是通过辩证的思想教人们如何顺应自然、遵守事物发展规律。

第十一章 :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这段文本中,老子继续阐述“有”和“无”这两个对立事物的关系,不过与第一章的“有”、“无”不同,这一章讨论的是具体现象,而不是上升到形而上的层面。
老子在这一章中,举例说明“无”并非无作用的,反而“无”能产生很大的作用,只不过很少被人觉察到,所以现象中的“有”、“无”也同样是相依相存的,少了任何一者,另外一者都无法体现其作用与价值。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在这一章中,老子主要阐述的是关于个人人格的内容。
老子首先直截了当的表明观点:受到宠爱与受到侮辱都好像收到惊恐一样,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一样珍贵。然后老子继续说明,为什么有荣辱的大患,是因为有自己的人格尊严,如果没有这个诚惶诚恐的人格尊严(或者说是有完整独立的人格),那么就没有了这样的大患。
老子在这章中运用的这两个对立的“荣”、“辱”概念,并非是想表达这两者之间的某种关系,而是说明“荣”、“辱”都是对人格尊严的损害,以此来凸显具有独立人格(贵身)的重要性。

第十四章 :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

在这段文本中,老子主要描述的是“道”的状态,读起来十分抽象飘渺。
文首,举例“看见”、“看不见”;“听见”、“听不见”;“摸”、“摸不到”对立的概念,与第一章的“有”、“无”的概念相互呼应。
“道”的状态即是世间的一切事物,也是一切事物内在变化的规律。所以章末,老子说只有把握了这种规律,来驾驭现实中的事物,就能认识“道”的本质。

第二十章 :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

这段文本中,老子继续使用辩证思想来讨论价值取向并非一定的。
章首老子提问“唯诺”与“呵斥”、“美好”与“丑陋”的区别引出讨论。老子认为是非美丑、贵贱善恶,都因为有一个标准才得以确立。
然后老子通过自己与世人做对比,但是老子口中的“我”并非单指他本人,而是指所有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老子通过世人追求物欲的姿态,说明他们对于标准的混淆、任意而行,来凸显那些能够把握自我,不随波逐流的人把握着“道”的精髓。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在这章中,老子主要讲的是他对于治国的理念。
老子在这章里面,提出了“重”与“轻”、“静”与“躁”这对矛盾对立的概念。但是老子进一步认为这两种概念中,有一个为根本。这与前面章节中对立概念的所表达的含义非常不同,这一章中这对对立概念很明显是为老子的治国理念所服务,即一国之主应该静、重,而不是奢侈纵欲。

第三十六章:

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这一章中,老子继续运用辩证思想来讨论“道”的规律。
想要收起来,就必须先扩张;想要将其弱化,就必须先将其加强;想要废除掉,就必须先将其兴盛;想要夺取,就先赋予。
这种思想看起非常“矛盾”,但是如果将其辩证的来看,这两种“对立”的行为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并非绝对一成不变的。老子不仅仅揭示的这种类似“物极必反”的现象层面的规律,也是通社会层面的,做人治国亦复如是。

第四十一章: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其实这一章中,除了上面引用的这四个概念外,老子整章的文本中列举了非常多的矛盾对立的概念,这些对立的概念是为了揭示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呼应前文中提到的相反事物存在是相依相存的规律,这就是“道”。同时强调,“道”是世间万物善始善终,而世间万物也不能脱离“道”而存在。

第四十二章 :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一章,是老子关于世间万物形成的思想体现。
老子通过“一”、“二”、“三”的概念来说明“道”创造万物的过程,其中“一”表示的“道”的绝对性,然后从“道”中包含的“阴”、“阳”相互交融冲击,产生出第“三”种状态,那就是世间万物。
文本中,“阴”、“阳”这对概念,是万物产生的原因,也代表着前面所说的“道”是包含对立且互存的规律。
这两个对立的事物,相互冲突相互稳定,最终趋于和谐,形成新的“对立”、“互存”的统一体。

小结

本文只是将《道德经》中“对立”的概念挑出10条来进行分析,但是在《道德经》中老子经常运用“对立”的概念,并运用辩证思想来阐述他的思想,这体现出老子对于社会现象、宇宙规律的独特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