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成立史》读书笔记
在一节课上法师提到了一位日本学者水野弘元以及他的著作《经典成立史》,对于我们认识印度至中国乃至日本的经典是经历了怎样的形成过程。于是找来捧读,写下了这篇读书笔记。
书籍综述
虽然本书名为《经典成立史》,但是本书并非单纯从时间这一史观角度来疏理“经典”的形成。整本书作者都用一种平易易懂的语言,来叙述“经典”的成立和传播的历史,从不同的视角维度将“经典”之所以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使读者能较为全面地了解“经典”的传播过程。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经典”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原因汇聚而成的结果,缺少其中任何一种,我们都不能在当今见到这些神圣的文字。
写作目的
在这本书的前言中,水野弘元讲述了他之所以写这本书的目的。作为一位日本佛教学者,他认为佛教对于日本的思想文化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从历史的角度,日本佛教的形成是与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彼此交流中逐渐兴盛的。于是他“先概述佛典形成的历史,然后追寻佛典流传的轨迹,试图以此探索佛家历史上人们求法的行迹。”
内容结构
本书以“经典”或者“{佛典}”为线索,并从内容上分为两个大的部分:“经典的总述”、“汉译经典的由来”。按照这个大结构,作者再加以细分为四章从不同角度来进行分析说明,这四章分别是:“经典是如何形成的”、“经典是用什么语言记述的”、“传播佛陀教义的人们”、“《大藏经》是什么”。
在前两章中,作者主要对“经典”(或者“佛典”)这个概念本身进行相关的说明。后两章中,主要以第三章“传播佛陀教义的人们”为主,且是全书中篇幅最多的一章,最后一章对《大藏经》的由来进行了简单的说明。
章节大意
在第一章中,作者首先就提出问题:“经典”到底是什么?随后作者列举了在不同文献、不同语境下“经典”这个词的含义,提出了“广义”和“狭义”的“经典”概念。也表明了“经典”这个概念本身的复杂性。所以作者一开始便要明确书中讨论的“经典”到底指的是哪一种。将范围限定、把前提设定好然后再进行说明,才不会陷入前后文对概念解读存在偏差的错误之中。在本书作者以《阿含经》或《法华经》等属于《经藏》一般意义上的“经典”来作为讨论对象。随后作者以我们所熟悉的经典开头“如是我闻”引出了经典是如何形成的,即通过佛陀入灭后的结集。借着对“结集”的说明,延伸出关于“经典是否都是佛说”的讨论,作者说明了日本学术界对于大乘经典被看作佛说的观点。列举了日本最开始对这个问题讨论的两个代表博士的著作内容。
第二章的内容主要是将不同时期的“经典”所使用的语言文字进行了疏理。首先作者从文献中的记载中说明了佛陀宣讲教义所使用语言的原则,即南传佛教《律藏中:
我允许你们,比丘呀,用自己的语言学习佛所说的话。
这在汉译《律藏》中也能找到类似的,如《四分律》中的:
听随国俗言音所解诵习佛经
佛陀的这一规定被弟子们一直坚持着,佛教经典被不断转译为各地的民众语言,这也是后世的翻译事业的重要支撑理念。随后作者对现存的“经典”中使用最多的语言──巴利语进行了说明,并介绍了世界上的对巴利语经典的研究情况。通过巴利语经典引申开出“经典”中语言的传承与变化。作者通过文献考据将当时古印度各区域所使用的语言进行了说明,尤其以佛传与《法句经》不同语言的版本进行了对比和考据,对其各语言之间关系进行了说明。作者从早期经典的语言使用过渡到{大乘经典}的相关说明,将大乘经典的按照思想特点分为三个时期,并对这三个时期思想特点进行概括。
第三章作者着重对中国的经典翻译进行了十分详细的说明。作者将印度经典翻译为汉语也视为“经典”的成立,所以按照时间顺序,将历史上的在翻译事业与翻译家进行疏理,如鸠摩罗什大师、玄奘法师、法显法师等,并毫不吝惜用言语对其之于汉传佛教的贡献进行了赞美。除此之外,还将经典的整理、判教、经录的形成进行了相当的篇幅进行说明。
第四章对日本现存的《大藏经》进行了说明,对并对历史上各版本藏经进行了简单对比。
读后思考
整本书体量不大,300多页的内容,但却是一本优质的佛教文献相关的普及读物,也诚然如作者所说:
本书作为普及性读物,叙述以平易为宗旨,所以没有详细注明学术资料和出处等,这也是笔者长久以来记挂于心的构思。
也因为这是一本偏普及性质的书籍,所以书中行文流畅,并没有太多晦涩难懂的专业词汇与概念,同时作者视野广阔,通过纵向与横向的方式对佛教经典进行了疏理,兼顾了知识性与可读性。本人也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观点与思考记录下来,以此通过反思与学习来提高自己能力。
首先,让本人印象十分深刻的是作者在书中开始就对“经典”这一概念进行了限定,这是值得本人向作者学习的地方。在我们写作中,往往需要具备问题导向,需要明确问题的对象是什么?这样便可以通过从具体的一个研究对象中,以点带面将研究的广度与深度进行扩展。如果一开始研究中对其讨论的对象不进行明确,那么便类似埋下了一颗地雷,在面对他人的问难时,因为前提与概念的不明确而使得自己的观点不一定能站得住脚。
第二点思考是在书里第一章中,作者对最早的经典的成立行为──结集,只进行了简单的说明。本人认为通过众人将经典教义进行整合,“结集”的意义应该被重视,而不仅仅只聚焦于“第一次结集”进行说明。正如书中写道:
终于,在王舍城郊外的七叶窟,五百人的会议开始了。会议由摩诃迦叶担任议长,阿难诵出作为佛的说法的“法”(即“经”),持律第一的优波离诵出作为教团规则的“律”。
但是第一次结集缺少了“论”的成立,所以后续的两次结界对于“经典”的补充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后两次的结集除了对经典的成立的影响之外,对于教团方面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看,虽然后两次结集与部派分裂有联系,但是不同部派对于佛教经典的传播是存在着正向推动的,这是我觉得书中较为遗憾的地方。
第三点是本人在得知作者是一名曹洞宗僧人后,对他在书中的写作态度有了更多的认识。作者在书中尽量保证客观中正的前提下,对于佛教的研究与认识并非只局限于浅显的研究层面,而是提倡从内部视角来对佛教进行解读:
今天的日本很容易看到所有的佛教经典类文献,佛教的学术研究明显也比明治、大正时代的更加发达……然而,佛教学术研究的这种进步是否就能促进佛教的发展呢?搞清楚佛教历史和文献等方面的事实,并不意味着佛教的信仰和实践也一定能深入。我们必须从大规模的经典类文献中,以活眼洞见佛教的真髓并获得体证才行。
这种做学问的态度,是笔者认为当下我们佛教徒做佛教研究时也应所具备的。
第四点是我认为书中争议较大的一个部分。在第二章末,作者讨论到大乘经典时,先介绍了原始佛教开始的经典传承,这一点在此章节前也或多或少有所提及。随后作者将论述重点从口诵的经典过渡到书写的经典。作者在这里特别强调作为原始经典的《阿含经》中对于书写是只字未提,但是在大乘经典中却阐述了书写经典的功德,也就是说关于经典的书写是与受持、读诵、解锁、如是修行等一起作为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来看待的。之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作者提出了这跟在家佛教与出家佛教有关。作者认为在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中,只要有专业的出家人存在,那么经典便能正确的流传,即只要教团健全的存续,就没有必要书写经典。但是大乘佛教是标榜在家佛教,那么所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让教法存续,这个情况直到龙树、提婆、无著、世亲的出现才得以弥补。这里作者对于大乘佛教是在家佛教这一观点,既没有引用参考文献也没有给出经典文献,在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论证的时候,这个结论略显武断。同时再次进行延伸,关于佛教在家起源的说法,在平川彰的著作中也出现了,在平川彰的《初期大乘佛教研究》中认为大乘佛教是起源于佛陀崇拜,他在《四分律》、《五分律》、《摩诃僧袛律》、《十诵律》、《根本有部律》等律部经典中又找到了有关于佛塔供养的规定和说明,即明确僧侣是禁止参与佛陀的运营和管理的,因为佛塔供养的基本要素是歌舞伎乐以及花鬘庄严,这两者显然与出家戒律存在矛盾,平川彰推测只有作为在家居士身份才可以进行管理和运营佛塔,所以在家集体才是大乘佛教的社会基础。平川彰的这个观点与水野弘元书中提到的有异曲同工之处,至于谁受到谁的影响本人暂时没有去考证。但是平川彰的这个观点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被人挑战,学者下田正弘从大乘经典成立的角度,对大乘佛教的出现及其与部派佛教的关系重新做了梳理。通过对《涅槃经》的研究,下田正弘在他的著作《涅槃经的研究──大乘经典研究方法试论》中得出以下结论:佛塔崇拜在原始佛教时期便已出现,并且广泛流行于在家居士和出家僧侣中间。而大乘思想是源自从原始佛教时期就已经存在的林居者。因为林居者与僧院住者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和追求目标上的不同。使得对于经典的传承方式除了口诵之外,还以书写的方式传承了诸如《涅槃经》在内的大乘经典。所以在关于口诵经典与书写经典这个问题的讨论上,本人更偏向于反平川彰说这一边。
第五点是作者第四章中对汉地的各版本藏经进行了简单的说明,并对日本的《大藏经》的贡献价值进行十足的肯定。但是在本科的时候学习“佛教目录学”的时候,对宿白先生的《汉文佛籍目录》通读了一遍,书中对历史上各版本藏经的源流以及优劣情况进行了十分详细的说明,所以实际情况是即便在当时作者的所处的年代,日本的《大藏经》虽然是暂时最优的,但依旧是存在着各种问题,并非是完美无暇的。这一点需要正视,尤其在做文献参考的时候,不能过于盲目相信《大藏经》的内容。这个情况直到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 简称 CBETA)的出现才有所改善。
##结语
读完水野弘元的《经典成立史》,作为佛教文献传播与相关研究状态的导读书籍,全书的结构编排恰当,语言简明扼要,对文中无法简单概说、回避的概念与细琐部分,解读也恰到好处。
除了阐述佛教经典文献相关的内容之外,还能感受到他对佛教事业的热情、以及对历史中高僧大德的景仰,这让这部书都流露出作者真挚的情感,尤其读到作者在关于玄奘法师的段落中时,也使我眼中含着热泪。正是因为作者作为僧人的身份,才能将他的信仰以及传播信仰的初衷带入书中,所以平易富有热情又让我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