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基泰时期》读书报告
前言
转眼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已经进入第二年了,很快便要开始准备毕业论文的写作。在与导师商议之后,本人暂定印度秣菟罗的佛教美术为毕业论文研究方向。而这一学期的任务便是搜罗任何有关秣菟罗相关的研究资料,不管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通过纵向研究史的比较和横向印度各地区佛教美术研究的对比,试图可以找到前人研究中有所欠缺、待补充完善的地方,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找到突破口。
而作为印度佛教史专业中佛教美术研究方向的书籍中,有这样一本著作,作者通过对考古发掘得到的图像、铭文资料,对西北印度的历史进行断代。我们知道印度地区对于历史的记载相较于中国而言是比较不完善的,所以对于各朝代、各君主的纪年十分模糊。通常我们现在能接触到的印度佛教史著作,都已经将一些纪年直接写出来,而其推导过程往往省略。而这本J.E. 范・洛惠泽恩 - 德・黎乌所著的《斯基泰时期──一种对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3世纪印度北部的历史、艺术、铭文及古文字学的研究》,正如副标题所说,通过具体到考古发掘实物的推导过程,将印度北部的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3世纪的历史进行了部分明确。这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涉及到犍陀罗与秣菟罗的佛教美术,作者通过一种有别于考古学与图像学的历史研究方法来审视这些佛教美术遗存,这对于本人对于印度佛教美术的学习有一定启发,也就有了一篇读书报告。
书籍概述
书籍标题
在得知这本书之后,对于“斯基泰时期”是比较陌生的,在查找了相关资料后,才逐渐得以明了。
“斯基泰人”是古代在东欧大草原至中亚一带居住与活动、东伊朗语支的游牧民族或半游牧民族,他们的领土被称为斯基提亚。波斯人将其称之为塞克人(萨迦人),而在中国《 史记》、《汉书》中所记录的“塞种”可能源自或者就是这个民族 ,而“塞种”在经典中也作“释种”。塞克在佛经中也有其它几种译名,如《杂阿含经》作“释迦”,《正法念处经》作“赊迦”,《孔雀王经》作“铄迦”,一作“烁迦”。
而学术界对于“斯基泰人”的定义也比较复杂,通常“斯基泰人”一词一般指在公元前 7 世纪到公元 3 世纪间活动在东欧大草原的的伊朗游牧民族的分支。在公元前 7 世纪,斯基泰人与西米里亚人一起跨越高加索山脉并频密地洗劫中东地区,为当地的政治发展充当了重要角色 。大约在公元前 650 到 630 年,斯基泰人短暂支配了位于伊朗高原西部的米底王国 ,并将其势力范围扩展至埃及边境 。而在失去米底王国的控制权后,斯基泰人仍持续介入中东的地区事务,并在公元前 612 年的尼尼微战役中扮演领导角色,摧毁了亚述帝国,随后与波斯帝国频密发生冲突。公元前 4 世纪,斯基泰人先被马其顿王国重挫 ,随后逐渐被另一支伊朗民族 萨尔马提亚人征服 。公元前 2 世纪后期,他们位于克里米亚半岛的首都 拿波罗利斯被本都王国的米特里达梯六世占领,而他们剩余的地盘亦被合并到博斯普鲁斯王国,并大幅度被希腊化。在公元 3 世纪,斯基泰人和萨尔马提亚人一同被另一支伊朗民族 奄蔡人统治,并一直被哥德人侵扰。中世纪早期,大量的斯基泰人和萨尔马提亚人被同化和吸收到早期斯拉夫民族中 。
所以,斯基泰人与几个生活在他们东方的民族共享着相似的文化包括武器、马俱和艺术,被称为 “斯基泰三角”。 共享着相同特征的文化常被称为 “斯基泰文化”,而这些民族也都被称为 “斯基泰人”。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与斯基泰文化有联系的民族不止斯基泰人自己,还包括某些截然不同的民族 。斯基泰学学家 Askold Ivantchik 指出,“斯基泰人” 一词广义和狭义混着来用会造成巨大的混乱。因此他对以 “斯基泰人” 一词来指公元前 7 世纪到公元 3 世纪间统治东欧大草原的伊朗民族有所保留。 狄宇宙认为“广义的斯基泰的定义根本广到不行”,认为以 “早期游牧民族” 代替更为可取。
而本书标题中的“斯基泰时期”便是取广义来讲,主要代指印度西北部公元1世纪至公元3世纪中的各种王朝更迭。
内容概述
众所周知,古代印度北部和西北部不仅是佛教发展与传播的重要地方,而且还是传播广泛、影响久远的佛教艺术的滥觞之地,其中以犍陀罗佛教艺术和秣菟罗佛教艺术尤为著名。
而因为历史、政治以及学术话语权的争夺等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研究此地佛教艺术的产生、发展和衰微,以及与希腊古典艺术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吸引了一大批世界著名的考古学家、艺术家、铭文学家、民族学家和历史学家,他们解决了许多有关方面的问题,并出了一大批引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但是无庸讳言,仍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并陷入了长期的争论之中。如印度北部及西北部佛教艺术的起源,佛像的起源,所形成的艺术流派,印度本土艺术和古希腊艺术的关系及其对佛教艺术的影响,以及当地复杂的民族斗争、王朝更迭和佛教发展的关系等。在早期学者的研究之中,关注犍陀罗考古及佛教艺术的较多,而较少研究并注意到秣菟罗佛教艺术及其和犍陀罗佛教艺术的关系。
因此本书作者J.E. 范・洛惠泽恩 - 德・黎乌独辟蹊径,试图通过对犍陀罗佛教艺术同时繁荣的另一个佛教艺术中心──秣菟罗的研究,说明秣菟罗艺术在印度北部和西北部佛教艺术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为解决上述所指出的问题提供有用的线索。此外,作者还对公元3世纪的后贵霜的历史、佛教艺术和铭文进行了综合的、深人的考察。这样就使我们能够比较系统地了解一度中断的“斯基泰时期”印度北部和西北部的情况。
研究方法
而本书的研究思路则是基于对斯基泰统治秣菟罗时期的纪年来切入的。在上一节中对“斯基泰人”进行了解释。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对于斯基泰人的起源、分布和族属等一系列问题,长期以来学术界都存在着较大分歧。其中,斯基泰人曾在公元前1世纪征服了印度北部及西北部地区,并在此统治了一个多世纪。但是这一时期的纪年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存在着比较大的分歧。与此同时,这个时期又是印度佛教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只有在确定了有关纪年的基础上,才能更加详细判别犍陀罗、秣菟罗佛教艺术在各相应历史时期的特点,弄清其发展史的脉络。而本书具体的研究方法则是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铭文资料进行了详细的考证之后,提出了作者的纪年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对犍陀罗和秣菟罗这两个重要的佛教艺术中心进行了研究和对比。
对于犍陀罗与秣菟罗佛教艺术的理解
犍陀罗
在公元前1世纪早期,斯基泰人进入了犍陀罗地区,而在一个世纪之后帕提亚人与贵霜人又接踵而来。从那以后,这一地区不停地被外来民族所征占。公元3世纪,犍陀罗被萨珊王朝所统治。公元4世纪, 占领该地的是寄多罗贵霜。最后,在公元5世纪中叶,白匈奴席卷这一地区。不少学者认为,正是由于白匈奴人的烧杀掠夺, 使得犍陀罗地区受到致命的打击。关于犍陀罗艺术,学者对其中北部犍陀罗佛教艺术是否深受希腊和罗马的影响争论不休。而作者认为,在斯基泰人统治印度北部、西北部的时期,它们从希腊化时期的西方复制并输入了许多艺术品。在输入或复制希腊艺术品的过程中,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使当地的艺术获得了一种冲动,这种冲动便使后来的犍陀罗艺术蹒跚起步。
作者指出在书中要准确确定犍陀罗艺术的始点固然非常困难,而精确判定犍陀罗艺术的终点也同样不易,要弄清楚哪一件雕刻可算作犍陀罗艺术而不再是希腊艺术的输入品或复制品则更为困难。
她认为,这必然存在着一个过渡时期。在此期间制作的希腊、罗马的复制品逐渐减少,犍陀罗已逐渐形成了自已的风格,有了自己的艺术观点和自成一格的图案。在这一过渡期中,可能开始于帕提亚诸王时代,而在卡德菲斯君主统治时候得以继续,在迦腻色迦统治时虽然仍有相当强的希腊影响,但是犍陀罗艺术可能已经得到巨大的发展。这种新兴的艺术毫无疑问受到了迦腻色迦的保护和促进,这一过程大约持续半个世纪,最后才形成了这种富有特色、独立的艺术。
犍陀罗艺术在观念上是源于印度本土艺术,而印度本土艺术则产生于巴尔胡特和桑奇先前的阶段。在经过详实的论证后,作者指出印度本土艺术对犍陀罗的影响比迄今为止一般所认为的更大,而西方影响则比一般的推测要小,特别是在公元后的几个世纪里。且在犍陀罗艺术的黄金时代中,几乎看不到西方的直接影晌了。
秣菟罗
秣菟罗坐落在朱木拿河之滨,又恰好处在从印度北部到恒河平原的商业通道上。早在雅利安人人侵之初,秣菟罗可能已经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地方了。因为此地非常有利于贸易,不久就变得十分繁华,成为了一个商业中心。人们经商,同时又将财富都用于艺术的奢华,这座商业城镇便这样逐渐成为著名的艺术中心。
作者认为,在此发掘出的药叉雕像便源自秣菟罗的最古老的印度艺术品。而且该地还发现了巽迦时代及其以后的艺术品。因为,秣菟罗一度是苏罗婆国和般遮罗国的所在地,因此有足够的理由期望该地区遗存有很早期的印度艺术品。
秣菟罗不但是保持商业持续兴旺的中心,而且也是维持艺术持续繁荣的中心,声名远播西方。作者对秣菟罗艺术的形成与发展作了全面的研究和论述,对秣菟罗艺术的特点进行了总结。而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耆那教圣人像和佛陀像做了对比研究,这对于研究佛像的起源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读后收获与思考
在读完本书之后,让本人对秣菟罗的学习又进一步。其中有几个收获和思考的点,记录如下。
纪年确定的重要性
在本篇读书报告的前言部分便提到过的一个情况,我们在阅读印度佛教史相关书籍的时候,对于某一个王朝的叙述时大部分都会直接给我们一个纪年或者大致时期区间。而这些时间是如何被推导和证明的,其实在背后是诸多学者关于这些问题的争论,并最终才得以将简单的数字呈现在我们面前。
而本书,则是将这种复杂、凌乱的证明、推导过程记录下来。尤其是在本书的第一章,作者花了非常大的篇幅来讨论迦腻色迦王是何年开始统治这个问题。因为迦腻色迦王的在位时间对于西北印度的佛教美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共享,如果可以搞明白这个问题,则犍陀罗艺术和秣菟罗艺术的的中带有年代铭文的时间就能和目前的公元时间进行匹配。而本书后面章节的各种论述都是基于作者在第一章中将迦腻色迦王的统治纪年明确后展开的。
对于纪年的判断,作者也表示“即使在将来,我们关于纪元的观点被证明是错误的,哪怕如此,我们所表明的纪元序列将仍有其价值;正如我们所勾画出的犍陀罗和秣菟罗艺术发展线索一样。”这个结果并非是绝对正确的,如果以后有新的考古证据推翻了这个推测,但是作者所建立的时间框架,依旧是可以在后世提供研究价值的,从而避免反复造车轮。
所以在本书的第二章,便是作者对于印度西北部(犍陀罗)艺术年代的讨论。首先作者按照研究史的脉络,从1871年疏理到1946年期间对于犍陀罗起源和消失年代的研究,可以发现各个观点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时间偏差。在这种情况下,想进一步推进西北印度佛教美术史的研究是十分困难的。于是作者选择了“圣骨箱”(舍利函)作为切入角度,通过其上的铭文和浮雕风格与同时出土的钱币进行对比研究。确定了犍陀罗的起始时期存在一个与希腊、罗马艺术的过渡期,并将这个过渡期进行了大致的断代。
(img)
(img)
诚然,如果不去了解研究史,是很难知道曾经学者们关于一个问题的讨论可以持续如此之久。一些我们认识是常识的知识,是经过他们反复争论、推翻、假设之后才确定下来的。同时这对于看到现代研究资料中,对于某个纪年的叙述也应该适当了解他基于何种断代学说而来的。
西方学者与日本学者的书写逻辑
读完整本书,给本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阅读时的困难,这种困难不是文字理解上的困难。也许是翻译的原因也许是西方人写作逻辑的原因,在很多时候会发现书中一些句子经常出现倒装等中文学术写作中较少使用的语法,这间接的导致本人对于一个论点和论据的联系不太清晰。
这应该是本人第一本阅读的西方学者关于犍陀罗、秣菟罗艺术的书籍,而关于艺术史的书籍必然会涉及到图、表与文字的联动。这本书中图、表的位置经常与文字所引用的位置错开,于是便导致需要反复翻页来对照图片、文字来进行理解。还有一点便是可能是西方学术规范的原因,其注释并非是以脚注的形式存在,而是每一章节末集体呈现,在习惯了看脚注的现代研究资料后,这种注释的方式也会导致来回翻页的动作发生。
在此之前阅读过日本学者关于犍陀罗、秣菟罗艺术的研究资料时,或许都是基于东亚的文化影响下,写作逻辑也与中国相似。同时,日本人的事无巨细怕读者无法理解甚至略显啰嗦的文字叙述,让人读下来的理解反而会更加轻松。以日本学者肥田路美的《云翔瑞像:初唐佛教美术研究》一书为例,对比《斯基泰时期》的一些写作差异。
首先是论据的陈列,J.E. 范・洛惠泽恩 - 德・黎乌对于论据的陈列通常就是在文字的叙述中,很少做刻意强调,如果出现多种论据亦很少进行段落的切割。而肥田路美的写作则是通过加上序号、表格等醒目提示来强调这些论据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检索时,更加容易定位。
其次便是论点的总结,《斯基泰时期》中作者的结论也同样零零散散的包含在她平实的文字叙述中,甚至在一个章节的末尾都没办法找到一个总结性质的段落。要想把握这个章节内容只能在全文检索一遍。而肥田路美则会在经常在文中出现提示性词汇,告诉读者这是她的观点,并在每一节、每一章末尾再进行一次总结。
这里并非是在批判J.E. 范・洛惠泽恩 - 德・黎乌的写作,而在她所处的年代下,写作并没有如今这样规范,同时东西方的写书逻辑差异也导致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信息传达效率不同。本人也会在今后的写作中,注意文字的表述、图表的陈列等方面使得内容易读。
后记
总之,作者从考古学、历史学、铭文学及艺术史学等多方面,对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3世纪的印度北部进行了全面的综合研究。这不仅是研究秣菟罗的不可多得的重要著作,而且也为研究犍陀罗的历史、佛教艺术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