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法相唯识宗中关于资粮位的修行方法

关于修行方法,在佛教典籍中比比皆是,且每个宗派都依某部典籍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修行方法论。末学拟从《解深密经》、《成唯识论》中找出唯识宗关于凡夫修行的方法论,简单略述唯识宗的修行方法。

大乘种性

关于如何证得涅槃,到达究竟圆满的佛果境界,在《成唯识论》中有明确的说明:

如是所成唯識相性,誰於幾位如何悟入?謂具大乘二種姓者,略於五位漸次悟入。(CBETA 2020.Q1, T31, no. 1585, p. 48b5-6)

在这段引文中,具有鲜明的唯识宗理论特点。众生要悟入唯识真如,需要具备大乘种性为前提条件。这个观点是唯识宗与其他宗派的修行观最大的区别。而关于大乘种性,则需要先了解唯识宗所依的“五种性”思想,才能进一步对这段文字进行理解。

关于种性的分类,在《解深密经》中,佛陀指出了:

復次,勝義生!諸聲聞乘種性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迹故,證得無上安隱涅槃。諸獨覺乘種性有情、諸如來乘種性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迹故,證得無上安隱涅槃。(CBETA 2020.Q1, T16, no. 676, p. 695a13-17)

也就是说,声闻乘、独觉乘、如来乘种性有情最终都能证得无上涅槃。但是紧接着佛陀在经中进一步说道:

若一向趣寂聲聞種性補特伽羅,雖蒙諸佛施設種種勇猛加行方便化導,終不能令當坐道場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由彼本來唯有下劣種性故、一向慈悲薄弱故、一向怖畏眾苦故。(CBETA 2020.Q1, T16, no. 676, p. 695a22-26)

也就是说,只趣向寂静、放弃利益众生的一向趣寂声闻种性,即定性声闻种性,最终是无法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随后经中继续讲到:

若迴向菩提聲聞種性補特伽羅,我亦異門說為菩薩。何以故?彼既解脫煩惱障已,若蒙諸佛等覺悟時,於所知障,其心亦可當得解脫。由彼最初為自利益,修行加行脫煩惱障,是故如來施設彼為聲聞種性。(CBETA 2020.Q1, T16, no. 676, p. 695b3-8)

因此,在《解深密经》中,就存在如下种性:能悟入真如的如来乘种性(大乘种性)、回向菩提的声闻种性(不定种性),无法证得涅槃的一向趣寂声闻种性。而在《瑜伽师地论》中更加进一步将种性进行了说明:

云何所成熟補特伽羅。謂所成熟補特伽羅略有四種。一者住聲聞種姓。於聲聞乘應可成熟補特伽羅。二者住獨覺種姓。於獨覺乘應可成熟補特伽羅。三者住佛種姓。於無上乘應可成熟補特伽羅。四者住無種姓。於住善趣應可成熟補特伽羅。諸佛菩薩於此四事。應當成熟如是四種補特伽羅。是名所成熟補特伽羅。(CBETA 2020.Q1, T30, no. 1579, p. 496c12-19)

在列出了四种种性后,随后说明了其最后的修行成就:

安住種姓補特伽羅。種姓具足能為上首。證有餘依及無餘依二涅槃界……聲聞種姓以聲聞乘能般涅槃。獨覺種姓以獨覺乘能般涅槃。大乘種姓以無上乘能般涅槃。(CBETA 2020.Q1, T30, no. 1579, p. 502a9-19)

最后论中将不定种性列举出来:

聚者。有三種。一邪性定聚。二正性定聚。三不定聚。邪性定聚。復有二種。一本性邪性定。二方便邪性定。正性定亦有二種。一本性正性定。二方便正性定。不定亦有二種。一本性不定。二方便不定。(CBETA 2020.Q1, T30, no. 1579, p. 656b1-6)

至此,唯识宗所依的“五种性”思想已经基本清晰:声闻乘种性、独觉乘种性、如来乘种性、无种性、不定种性。

回到文首《成唯识论》的引文,大乘的二种种性具体是什么呢?在《成唯识论》中解释了大乘的二种种性为:

  1. 本性住种性,无量时间依附于阿赖耶识本来就存在的无漏法种子。
  2. 习所成种性,听闻关于法界真理之后,熏习增长本有的大乘种子。

略述五位次第

如前引《成唯识论》中说,只有在具备大乘二种种性为前提下,且经过了五个阶段,才能最终悟入真如。这五个阶段具体指的是哪五个?论中详细地进行了说明:

何謂悟入唯識五位?一資糧位,謂修大乘順解脫分;二加行位,謂修大乘順決擇分;三通達位,謂諸菩薩所住見道;四修習位,謂諸菩薩所住修道;五究竟位,謂住無上正等菩提。(CBETA 2020.Q1, T31, no. 1585, p. 48b11-15)

关于修行阶位的次第,佛教典籍中有不同说法,采用较多的是《菩萨璎珞本业经》中五十二位:

  • 十信位
  • 十住位
  • 十行位
  • 十回向位
  • 十地位
  • 等觉
  • 妙觉

唯识宗则是在此基础上将十信位归入十住位的初住,等觉归入十地位的第十地圆满成就,也就是四十一位,具体对应五个阶段的话则是资粮位占四十一位的前三十位,加行位是第十回向的圆满状态,通达位则是十地位中初地的入心位,而修习位就是从十地位的初地的住心至十地的出心。

从这些阶段的划分以及唯识宗的种子思想,可以知道唯识宗的修行是一种渐修的过程,即根本任务是断除烦恼障与所知障的种子。即然是一种非顿悟的修行方式,那也就涉及到关于时间消耗的划分,唯识宗也认为最终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与唯识的五个阶段相对应的关系是:

  • 第一阿僧祇劫:资粮位与加行位
  • 第二阿僧祇劫:通达位至修习位的七地
  • 第三阿僧祇劫:第八地至第十地满

略述资粮位及修行方法

以下从《成唯识论》中,略述资粮位以及其主要修行方法。

资粮位

关于资粮位的定义,《唯识三十颂》中就已经说明:

乃至未起識,求住唯識性,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CBETA 2020.Q1, T31, no. 1585, p. 48b22-23)

在《成唯识论》中解释道:

從發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順決擇識,求住唯識真勝義性,齊此皆是資糧位攝。(CBETA 2020.Q1, T31, no. 1585, p. 48b24-26)

大乘佛教将发起广大愿心,不懈修行的都称之为“菩萨”,所以资粮位就是指修行者从发起坚固的菩提心起,直至还未生起顺抉择识,以求得安住唯识真理,就是资粮位的范围。

资粮位的“资粮”就如同人将要远行,需要先筹备资财粮食,以备途中所需,在修行中就是指聚积种种福德与智慧。而这些殊胜的福德与智慧,这需要依靠所发的菩提心来聚积、行菩萨道,即六波罗蜜多。

关于所行的具体性状,《成唯识论》中有解释道:

所修勝行其相云何?略有二種,謂福及智。諸勝行中慧為性者皆名為智,餘名為福。且依六種波羅蜜多通相皆二,別相前五說為福德,第六智慧。或復前三唯福德攝,後一唯智,餘通二種。(CBETA 2020.Q1, T31, no. 1585, p. 49a4-8)

所以资粮位是以六波罗蜜多为修行方法,具体六波罗蜜多对应福德与智慧的关系,从共性而言,六波罗蜜多都具备福德与智慧;从特性而言,前五波罗蜜多(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为福德,第六波罗蜜(般若)多为智慧,或者说(《解深密经》中为此说法)前三波罗蜜多(布施、持戒、忍辱)属于福德,此后两波罗蜜多(精进、禅定)通福德与智慧,最后一波罗蜜多(般若)只属于智慧。

六波罗蜜多

关于六波罗蜜多,在佛教典籍中有非常多的说法,现略述唯识宗所依的《解深密经-地波罗蜜多品》中关于六波罗蜜多修行方法的阐释。

六波罗蜜多可以说是贯穿着大乘佛教修行的整个阶段,在《解深密经》中佛陀如是说道:

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波羅蜜多,近波羅蜜多,大波羅蜜多。云何波羅蜜多?云何近波羅蜜多?云何大波羅蜜多?」
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若諸菩薩經無量時修行施等成就善法,而諸煩惱猶故現行,未能制伏然為彼伏,謂於勝解行地軟中勝解轉時,是名波羅蜜多。復於無量時修行施等,漸復增上,成就善法,而諸煩惱猶故現行,然能制伏非彼所伏,謂從初地已上,是名近波羅蜜多。復於無量時修行布施等,轉復增上,成就善法,一切煩惱皆不現行,謂從八地已上,是名大波羅蜜多。」(CBETA 2020.Q1, T16, no. 676, p. 707b27-c10)

从经文中可以知道,从凡夫到见道,称之为波罗蜜多。从见道的初地菩萨到八地,称之为近波罗蜜多。从八地到十地圆满,称之为大波罗蜜多。所以六波罗蜜多在任何一个修行次第都是其主要的修行方法。

随后佛陀继续说明了六波罗蜜多的作用:

善男子!二因緣故:一者、饒益諸有情故;二者、對治諸煩惱故。當知前三饒益有情,後三對治一切煩惱。(CBETA 2020.Q1, T16, no. 676, p. 705a29-b2)

六波罗蜜多的作用有两种:

  • 利益诸有情(利他):布施、持戒、忍辱
  • 对治诸烦恼(自利):精进、禅定、般若

进一步的解释,布施能为有情提供帮助,持戒则不去损害逼恼有情,同时于损害逼恼之下也能忍受,这是利他的层面。而精进则能勤修善法从而使得贪、嗔、痴不容易生起,禅定则能制伏烦恼,般若最终断除一切烦恼种子。

在资粮位中,修行六波罗蜜多中应持何种态度?如何通过六波罗蜜多来聚积种种福德与智慧呢?在《解深密经》中佛陀给予了说明:

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於此六種所學事中,菩薩云何應當修學?」
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由五種相應當修學:一者、最初於菩薩藏波羅蜜多相應微妙正法教中,猛利信解;二者、次於十種法行,以聞、思、修所成妙智,精進修行;三者、隨護菩提之心;四者、親近真善知識;五者、無間勤修善品。」(CBETA 2020.Q1, T16, no. 676, p. 705a20-26)

佛陀所说的这五相修学可总结为:

  1. 先对大乘教法深信不疑、深入理解。
  2. 然后勤修十法行(书写、供养、施他、谛听、披读、受持、开演、讽诵、思维、修习)
  3. 时刻护持菩提心
  4. 亲近真正的善知识
  5. 不间断地勤奋修习

这五个修行的态度,也为资粮位的修行提供了具体指导,使修行者在实际修行中有一个具体的操作方法。

具有唯识特点的止观修行

作为六波罗蜜多中核心的修行部分,禅定与般若是证得三藐三菩提的根本方法,在《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中:

善男子!如是菩薩於內止觀正修行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CBETA 2020.Q1, T16, no. 676, p. 702b16-18)

禅定与般若的具体实践操作就是止观,即奢摩他与毗钵舍那。

爾時慈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菩薩何依何住,於大乘中修奢摩他、毘鉢舍那?」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當知菩薩法假安立,及不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為依、為住,於大乘中修奢摩他、毘鉢舍那。」(CBETA 2020.Q1, T16, no. 676, p. 697c14-18)

佛陀明确的说明了,大乘中修行奢摩他与毗钵舍那所依所住是以名言安立的佛的一切教法以及菩萨大愿。

此所依的以名言安立的佛的一切教法,是借助语言文字而安立的“法”,这些“法”并非就是一切法的实际本身。所以唯识宗的止观修行,实际上是在依“假安立”的一切法的基础上,建立“唯识性(真如)”。即通过建立三性(依他起性、徧计所执性、圆成实性)来破除掉我、法二执,最终契入“唯识性(真如)”。

修福与修慧

禅定与般若的方法就是止观(奢摩他与毗钵舍那),(自利)是作为证得真如最核心的方法。但是作为大乘修行的一部分,也不可忽视修布施(利他)的这一部分。

在前文中,资粮位的主要目的是聚积种种福德与智慧,结合六波罗蜜多中福德、智慧与自利、利他的对应关系,作下图:

从图中的对应关系,我们知道福德的聚积大部分是通过利他的方式来进行的,而聚积智慧则大部分是通过自利的方式来进行的。不修福德,其最终是不能超过声闻、独觉,是不能最终证得涅槃的。

所以资粮位的修行是需要修福与修慧同时展开的。要想真如涅槃,需要协调调动福德与智慧这“两条腿”去迈向目的地,这也正是大乘佛教修行的一个显著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