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佛教与老庄思想的异同
佛教作为一个来外宗教,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扎根,并生根发芽最后开出了绚烂的并不同于印度佛教的文化之花。外来文化能在中国的有如此的发展,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佛教教理本身就具有融合性、可塑性?还是因为本地文明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将公元前 500 年左右出现在中国、印度和古希腊等地人类思想突破现象称为 “轴心时代”。中国则刚好处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之时,以孔孟、老庄等思想为代表。印度则是以沙门思潮为代表,涌现出了佛教、耆那教等。
本篇文章,则是简单比较佛教与道家的异同,对比内容是原始佛教(佛陀在世时期)的核心思想和老庄思想。拟在抛砖引玉,通过对比,来找到不同文化思想之间的关系,为文首的提问做一个先导解释。
四圣谛
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觉悟后,于鹿野苑中为五比丘讲四谛法,被称为“初转法轮”。佛陀在鹿野苑所说的四谛之法也称“四圣谛”,包含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谛”是真理、真实不虚的意思。所以“四圣谛”就是佛陀对于痛苦、痛苦的根源、如何修行、如何脱离痛苦最终解脱的真理之说。作为佛教最核心的思想,一切的佛法都是围绕着这四谛来展开的,是佛教对于世界、人生的认识。而老子与庄子也在其思想中提到了对于人生、世界的认知,所以下文逐个对比。
苦谛
悉达多太子四门游观,见生老病死四苦,深感人生无常。所以佛教认为人身是苦,这个娑婆世界也是苦的。但是佛教语境之下的“苦”,还包含着所普遍认知“苦”之外的含义。
佛教将“苦”分为三类:苦苦、坏苦、行苦。其中“苦苦”指的是如寒热饥渴等苦缘所引生逼恼众生的苦;“坏苦”指的是当喜欢、能带来快乐的事物变坏时使其心生忧戚;“行苦”则是三苦中范围最广,也是最具佛教鲜明特点的:一切事物都在生灭变化之中,没有哪一刻是恒常的,而众生却于这些迁流不定的万物之中追求常恒而求不得,导致逼恼身心。
同时也可以将“苦”分为: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在这八苦中,五阴炽盛为因苦,其余七苦为果苦。正是因为众生执着于五蕴(色、受、想、行、识)假合的身心为我,才招感了生老病死等苦。
从上面我们可以知道,引起“苦”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众生执着于一个不恒常的事物(外界事物与自身)为永恒不变的,才引生出了更多的“苦”。
在老庄的思想体系之中,对于世界的根本——“道” 是其核心。
首先是老子,他将“道”抽象化,将它认为是世界的本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可以知道,“ 道” 是万物产生和存在的本源存在,它产生了最原始混沌的气,原始混沌的气又产生出阴阳两种气,阴阳二气最终产生出了万物。在“ 道” 的影响之下,万物显现出形态各异的状态,这其中也就包含了苦与乐的状态。老子认为,“苦”和“乐”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出了“道” 的不同部分。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认为“苦”只是“乐”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人们所感受到的“苦”,只是因为没有认清事物的真实,被其表象所迷惑而产生的状态。
在庄子看来,相较于老子的“苦乐”相对概念之外,进一步对“苦”作了解释。庄子认为,人所感受的“苦”,只是人所产生的差别感。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庄子认为人们以时间和空间来作为判断事物的基础标准。由这个理论推理,这个标准来定义苦乐也是可行的。再进一步思考,如果苦的空间和时间被缩小乃至泯灭,也就不存在苦了,也就没有苦乐的差别了,这就是庄子的苦乐观。
佛教中的“苦”与老庄思想中的“苦”是有一定区别的。佛教认为“苦”的性质是固定的,也是影响范围最大的,唯独灭除了“苦”才能达到“乐”的状态。而老庄认为“苦”是“道”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与“乐”对立又统一存在的。
集谛
在了解到“苦”之后,就需要探究之所以产生“苦”的根源。
佛教中认为烦恼与业是“苦”的根源,众生的烦恼与惑业能招感三界生死苦果。所以在“集谛”之中指出了我们生死流转的原因。
在烦恼中的“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不正见)则是引生其他一切烦恼的根本。那众生为何会流转生死?因为众生不了解现象和本质,由无始以来的过去世的“无明”和“行”,引生了现在世的苦果即“识”、“名色”、“六入”、“触”、“受”;而现在世的“爱”、“取”、“有”成为因又引生了未来世的“生”与“老死”果。这十二因缘正是揭示了生命的流转过程,这个过程并非是佛或者每个主宰所创造,而是符合着因果规律。只要因缘聚足,流转或还灭都如是显现,如此往复、循环,让众生没有半刻的停歇不得解脱。
在老庄思想这边,在前一小节中提到任何事物产生的根源,都是以“道”为起点。因此,关于“苦”产生的根源,也是在“道”的理论下展开的。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道” 是一种没有具体的形象但是却真实存在浑然一体的事物。“道” 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是一种不确定的状态,于是“道” 也被老子称为“无” 。
庄子则在老子的基础上对“道”进一步论证,他认为“道” 是浑然成一体的,不能对其进行粗暴机械地分割。另外,庄子还提出人之所以能感受到种种苦恼,是由于人们总是执着单方面,不能把“道” 之于这个世界的演化关系理解透彻。人们总是习惯性关注具体事物中的具体方面,缺少了对事物整体性的把握,更不用说是对“道” 的理解,所以苦恼的原因是在于人们的认识。
在关于“苦”产生的原因上,虽然佛教和老庄思想都认为是无明/无知所引起的,但是佛教将其引申,进一步展开为轮回说,也就是十二因缘的三世二重因果,进一步解释了众生的“苦”不仅仅只是体现在此世、此界,而是相续无间断伴随着任何一种生命形式。
灭谛
在佛教语境之下的“灭”,其含义为“寂灭”,不过不是相对于“生”来说的,而是究竟的“不生不灭”,这是任何一个佛教徒所追求的理想。
佛教认为经过修行,断除了贪、嗔、痴等烦恼,息灭生死轮回等一切痛苦,所证得的境界。这种境界又可以被称之为“涅槃”,即圣者断尽一切烦恼后所证得的清净寂灭的状态。
“涅槃”在原始佛教思想中可分为有余涅槃、无余涅槃。有余、无余指的是 “有执取” 和 “无执取” 。佛陀把佛弟子修习佛法所证得果位分为两种:阿那含和阿罗汉。证得阿那含果位,由于尚未断尽一切烦恼习气,仍有生存的执着,即是“有余”,所以命终之后往生天中,并在天中继续修行,最终获证涅槃。而证得阿罗汉果位,由于断尽一切烦恼习气,无所取执即 “尽有漏成就无漏”,所以能于现世之中就能证得涅槃,不再轮回,所以阿罗汉所得陈为无余涅槃。
所以“涅槃”本质上指众生去除生命的迷执、断灭了自身执持轮回果报的无明业力后,所呈现出来的自由自在、解脱的生命境界。
在《中阿含经》中对“涅槃”的描述:
犹如无事人民处,彼有野鹿,自在行、自在坐、自在卧。所以者何?彼野鹿不在猎师境界,是故自在行、自在坐、自在卧。如是比丘!漏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彼于尔时自在行、自在坐、自在卧。五比丘!是说无余解脱,是说无上安隐涅槃,是说无老、无死、无愁忧戚、无秽污无上安隐涅槃。
由这段引用中我们可以知道“涅槃”是自由自在的境界上开显的。获得解脱的修行者,就如同是在广袤无垠的原野上,远离干扰过着自由自在生活的野鹿。与这种自由状态相对的是受业力驱使,在轮回中不得解脱的众生,他们犹如生活在猎人的狩猎场,不得自由。证得涅槃的圣者,之所以能 “自在行、自在坐、自在卧”,就是因为他已证得了无上智,如实观照见了诸法本性,断除了无明业力,不再承受六道轮回之苦。
转到老庄这边,老子所追求的究竟是: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他认为人与社会的认知与规范制约着人性,阻碍认清自己。人应该保持清醒的思维,少私寡欲,不被外物所乱,回归最本初的真实与善,这才是生而为人的根本。
庄子则将“自由”当作最高理想。在《逍遥游》中,庄子借鲲这种超越人们认知的事物,来表现他的自由观。只有忘记了现实的约束,才能在无拘无束的洒脱之中自由翱翔。
在最高追求目标上,佛教与老庄虽然都是在讲如何从内在的角度来实现,但是佛教中涅槃是一种超越六道轮回,超越生死,超越肉体与思维,言忘虑绝的状态。而老庄则只是从人本位的角度出发,面对世间规则所表现出“道”的状态。
道谛
两家都提出了最高的理想追求,那么如何来实现呢?
在原始佛教中,提到通向涅槃的修行方法就是“八正道”。所谓“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通过依循“八正道”修持,统摄身、口、意,使烦恼一分一分地破除,最后完全断除烦恼而证得阿罗汉。
老子的方法论则是“不争”,他借用水来阐释这个理论: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天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莫之能先。其无以易之。
水看起来是柔弱的,却可以冲击顽石,水并不弱小于看似比它强大的东西,但是水的状态又是不争的。所以“不争”就是指在宁静之中实现“道”的状态。
而庄子的方法则是“坐忘”:
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
在这里,庄子借用颜回的话指出,所谓“坐忘”就是忘掉自身,忘掉自己的认知概念,从而让心与“道”产生相应,而期达到精神上的自由。
关于方法,佛教与老庄有着较大的差别。佛教认为烦恼产生的两个根本原因就是我执(执着五蕴假合并时刻在变化的我)与法执(执着世间迁流没有一刻恒常的事物为永恒),而“八正道”就是通过控制与息除烦恼来实现最后的证道。而老庄则是通过“不争”、“坐忘”使身心到达某种状态之中,与最高究极的“道”相应。
小结
通过对比佛教中“四圣谛”与老庄思想的世界观人生观。可以看出两者最初的思想体系中并没有太多的交集。虽然都是思考人与社会的的本质,并给予相应的解释。但是佛教的思想更加系统性、针对性,同时具有非常高的可操作性,老庄思想则从比普遍认知更加宏大的视角来解释人生与世界的关系,具有颇多的浪漫主义人文色彩。
“轴心时代”距离佛教传入中国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中,佛教和老庄思想都在不断发展。一直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两者开始接触、对照,并出现了中国佛教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格义佛教”。所以,研究“格义佛教”能够更加全面的理解佛教与道家思想之间存在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