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康德认识论的六种不同诠释
“面对问题,知识是怎么产生的?”
这个问题,是哲学家们一直在思考并试图找到答案,而康德在其《纯粹理性批判》中便提出了一种经典的解决方案,并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主张,知识发源于感觉材料,感觉材料是知识的原料,且“无形无象”、“混沌一团”,它被康德称之为杂多。而人类的认知能力捕获了感觉材料之后,开始对感觉材料进行几轮深度加工,赋予它们空间结构和概念结构,最终产出可靠的判断,也就是知识。
因此知识有两个必要前提,或者说有两个要素在支撑着这条认识的流水线:一个是为我们提供感觉材料的东西,康德称之为物自体或者自在之物。另一个是为我们提供认知加工能力的东西,康德称之为自我。但由于物自体和自我是知识的前提,他们本身是不可知的,因此康德说他们是超验的,没有继续考察的可能和必要了。
但是,因为康德的行文晦涩难懂,并且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考虑不周,所以对于康德到底在说什么东西的争论,从他还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尤其是关于“物自体”和“自我”两个超验要素到底该如何理解,在200多年来产生了各种各样不同的解读。
诠释一、唯心主义
在康德之后不久的德国唯心论认为,康德哲学对物自体和自我缺乏必要的分析,因此会遭遇二元论的困难,无法解释二者如何交互,从而产生知识,,因此他们主张实际上并没有两个要素,物自体和自我实际上是同一的,这个统一的实体同时支撑着知识的形式和资料。
知识的产生,是这个实体自我运动的结果。至于这个统一的实体是什么,唯心论哲学家们各显神通:费希特主张就是自我;谢林称之为绝对同一性;黑格尔认为是绝对精神……
唯心论哲学家将康德笔下的超验要素解读为形而上学本体论要素,但是在某种意义上又不太符合康德的本意。
诠释二、新康德主义
同样的,新康德主义也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来诠释康德的认识论:他们主张康德哲学中知识和超验两个领域,实际上划分了现象和实在。也就是说世界被一分为二,实在世界是现象世界的支撑,但仍能够认识的唯有现象世界,实在世界是不可知的。
康德是一位不可知论者,新康德主义的解读有一个优点,那就是能够轻易将康德的认识论和伦理学联系起来。现象世界即对应于必然界(必然王国),实在世界对应于自由界(自由王国),康德把知识局限在现象世界,是为了给道德和信仰留下实在世界这块地盘。
新康德主义对康德的解读一度成为理解康德哲学的标准答案,甚至被写进各种教材和哲学史之中。但是随着哲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哲学家认为,康德哲学里并不存在两个世界,新康德主义对康德的诠释是不完全准确的。
诠释三、心理主义
心理主义也可称为自然主义,是康德以前就存在的哲学流派。康德哲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动机,也是为了超越心理主义。但是在康德之后,有许多哲学家退回心理主义立场。
心理主义主张知识之所以受到认识能力赋予他的各种形式的限制,不是因为这些形式是知识的必要条件,而是因为人事实上是这样认识外部世界的,是因为人的心理结构恰巧长成了这个样子。由于受限于心理能力,那种假想中绝对客观的知识并不存在,甚至包括数学和逻辑学也是如此。
如果你去研究蝙蝠,就会发现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跟人截然不同,只是我们的心理结构有所不同。因此认识论并不是一项哲学研究,而该是一项科学研究,成为科学心理学中的一章。
诠释四、逻辑主义
对于逻辑主义者来说,知识在形式上受到的约束不是别的什么,而是我们遵循的逻辑原理,或者说是我们谈论世界的方式。
一套完整的逻辑系统,能够通过分析鉴定真假,能够告诉我们应该相信什么,应该拒绝什么,并指导我们在一时未能解决问题时,应该朝哪个方向去努力。
至于为什么是这套逻辑,而不是别的逻辑,逻辑主义通常会认为这是“约定”的。这里“约定”的意思,并不是说几个人商量好了怎么办,而是说我们没有理论上的理由,在不同的约定之间做选择。不过我们今天做了这样的约定,也不排除背后有他实践上的理由,或者历史的原因。
诠释五、视角主义
由于照片总是以某种方式从某个角度拍摄的,所以当我们在看一张照片的时候,除了能够获得被拍摄对象的信息之外,我们还能够获得一些关于拍摄者的信息,这也是为什么在网络上发布照片要小心,别有用心的人可能会根据照片上的蛛丝马迹,找到拍摄者本人。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知识上,一则关于事实的知识,也包含了他是被如何认识到的信息,这就是哲学里所说的视角。在视角主义看来,视角是知识中不可还原亦不可取消的要素,任何知识都是特定视角下的知识。
当代视角主义者认为,康德是单一视角的视角主义者,而后来的研究则表明康德错了,视角其实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甚至可以有意识地在其中进行选择。
诠释六、虚构主义
在康德的认识论流水线中,统觉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技能,他把纷乱的感觉材料整合到单个认识对象之中。
康德认为,统觉根本上是自我意识提供的,而人的想象力作为自我意识的助手,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一部分作用,虚构论针对这一点做出了修正,着重强调了想象的作用,运用想象力来构建认知对象,让他完全取代了自我意识的地位,进而把自我也从这个图景中排挤了出去。
虚构论者认为,认知能力跟知识的关系不是逻辑关系,而是因果关系。就像消化系统消化食物一样,认知能力对感觉材料的加工也不是被动吸收,而是包含主动的同化。认知能力也不像康德说的是由超验要素来支撑的,而是像消化系统那样可以被心理学、生理学和生物学解释。
以上便是康德认识论的六种不同诠释,他们从康德认识论开始发展出各自的特色,让我们领略到丰富多样的哲学理论流派的同时,也体会到康德果然是伟大哲学家,他的思想和遗留下来的问题,供哲学家们讨论了200多年,也还没结束。